English

“另类”中国精英

1999-11-18 来源:生活时报  我有话说

中国需要外企在中国成功,白领一族的事业本来是为国为家的光荣,没必要壮烈,只需要成功。

能进入外企的本地人大多都很优秀,但是最优秀的中国人也与人家差着整整一个社会基础——整个中国重新进入国际市场才不过二十年。求生,求存,牛一样地熬夜苦耕,一点一点学会学习,学会思考,学会竞争法则,受委屈跌跟头是免不了的,人人如此并非我的专利,外企中国白领们都有一段艰难的心路历程。

外企对白领们的最初吸引多半是职业训练、发展的机会,工作环境和优厚报酬,等到白领们终于爬上几个台阶,当了经理,买了房子买了车小康起来,很多人又会经历“无从理想”的失落。

我也经历过那种失落的痛苦,不止一次。最痛苦的一次正是在南方占山为王的辉煌时刻。我已经习惯了设定短期目标,以级别为标尺,以平级的同事为竞赛参照物,一级一级地埋头爬上来,一路十年都挺充实。终于坐上了IBM华南分公司总经理的座位,成为IBM中国惟一最高的本地经理之一,惟一最高的本地女人。好像峭壁攀岩终于到了中间一个平台,突然失去了短期目标,下一“级”更高的职位看起来遥不可及,往回走绝对不可以,不但自己不同意,此时小有了点名气还自觉承担了社会义务的压力;继续往上爬吧,突然觉得再爬上去没有意义,在IBM里面再高几层的职位不能使个人实现有什么质的改变,已经证实了生存、能力,我到底还想要实现什么?白天仍是欢欢地干着,夜里失眠越来越厉害,觉得上不着天下不着地。

反省的过程是极端痛苦的,中间还经历了情感的失意,昏天黑地爱了我两年的男友离开了我,六尺高的优秀男人留着泪说“我认输,我争不过IBM,我得不到你”,这个刺激险些让我休克,结果变成了休克疗法,迫我必须思考:我属于IBM?我是谁?我想是谁?我想不想继续付出?付出是为了什么?……思考的结果是认清了理想。我没有再给自己定在××时间内,要做到××职位的目标,我认定要开始追求理想:把优秀外企做成中国的;或者,把中国企业做到国际上去。理想给了我更高的追求,为了它可以进可以退,海阔天空。有理想是很幸福的境界,许多营营济济不会再让我烦恼,变得比以前乐观大度,别人更喜欢我了,我也更喜欢自己。许多精英人物都有理想,我自己是混沌迟开,领悟的好不容易。外企中国白领要成长为真正国际标准的职业人、经理人,是非常艰难的过程。经过十几年,外企在中国已全面推行人才本地化,本地人在外企越来越受到重用,因为性能价格比是明摆着的!我们不愿被当作“矮子里拔出来的将军”,要拼命证明本地人与外国人一样“高大”,还能做得更好——不只以中国本地的标准,以国际的职业标准!我们一族想以自己的能力和智慧,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。在“高大”起来以前,我们在外企注定是“另类”,人多而势不“重”,不能真正影响外企在中国的经营决策。

我的一个朋友,是资深的外企经理,非常优秀的人。曾经是“工会领袖”式的激烈加上“大哥”式的热血豪侠,带领众本地兄弟姐妹与资本家争各种平等的说法。近两年人变得成熟深沉,自从被公司派往美国总部深造一年回国后,变化尤其明显,位更高权更重,反而少了激越,更加兢兢业业地做事,常常挂在嘴边的座右铭是“平常心”。有一次,偶尔闲谈起他在美国的经历。一次,他开车去纽约的中国总领事馆办事,快到领事馆时提前电话联系,车到门前,门已洞开迎候,“真是回家的感觉”,平常心的男子汉,说到如此“微不足道的细节”,竟是两泪晶莹!我们这些人,身处本乡本土却有异国他乡游子的心情,怎么能有平常心?

早期的“劳资冲突”多半是围绕报酬、待遇,本地人比起港台外籍人士常有不平。成熟成长之后有了理想的职业经理人们,追求的是参与更高层次的市场决策,超出了小我的利益。这种追求的实现在外企可能会是一种漫长的痛苦,成熟成长是和中国的成长强大分不开的,十几年前我们觉得香港和一切外国都那么精彩,今天不管走到哪里,都会有泱泱大国民的自豪。自豪归自豪,我们所处的特殊位置,能最清楚地看到自己国家和世界的差距,为了尽快拉近在经营管理、市场运作、战略策划、资本杠杆等等如此多的差距,只有抱以“平常心”去潜心学习,努力实践,才是最有效、最实际的报效祖国。热血、激奋,等到民族处于战争威胁时自会喷发。

吴士宏(26)

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